1.1 普梳环锭纺纱——原棉选配

随堂测验1

1、单选题:
纱线代号中经过精梳加工的纱线,其纺纱加工方法代号用下列(   )‏
选项:
A: J 
B: C  
C: OE 
D: 以上都不是 以上都不是
答案: 【 J 

2、单选题:
纱线代号中如加工的是腈纶纤维,其原料代号用下列(   )‌
选项:
A: T
B: C
C: R
D: A
答案: 【 A

3、单选题:
股线配棉的要求与同特单纱配棉的要求相比,一般(     )‍
选项:
A: 股线的要求高于单纱的要求
B: 股线的要求低于单纱的要求
C: 两者相同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答案: 【 股线的要求低于单纱的要求

4、单选题:
在纺下列品种的纱时,一般采用半制品混合方法进行混棉的是(     )‌
选项:
A: 纯棉纱
B: 涤/腈混纺纱 
C: 涤/棉混纺纱
D: 涤/腈/粘混纺纱
答案: 【 涤/棉混纺纱

5、单选题:
混纺纱的混纺比是指(    )​
选项:
A: 干重时的混纺比 
B: 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C: 实际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D: 标准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答案: 【 干重时的混纺比 

6、单选题:
锯齿棉特点:( )‌
选项:
A: 短绒少,杂质少,比较松软,但其棉结索丝多。
B: 短绒少,杂质多,比较松软,但其棉结索丝多。
C: 短绒多,杂质少,比较松软,但其棉结索丝少。
D: 短绒多,杂质少,比较松软,但其棉结索丝少。
答案: 【 短绒少,杂质少,比较松软,但其棉结索丝多。

随堂测验2

1、多选题:
‎轧棉厂出厂的棉包上的标志包括(   )‍
选项:
A: 轧棉厂名
B: 质量标识
C: 批号
D: 包重
答案: 【 轧棉厂名;
质量标识;
批号;
包重

2、多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长细纤维易分布在纱的外层,短粗纤维易分布在纱的内层
B: 初始模量大的分布在内层,小的分布在纱的外层。
C: 卷曲小的分布在纱的外层,大的分布在纱的内层
D: 长细纤维易分布在纱的外层,初始模量大的分布在内层
答案: 【 长细纤维易分布在纱的外层,短粗纤维易分布在纱的内层;
卷曲小的分布在纱的外层,大的分布在纱的内层;
长细纤维易分布在纱的外层,初始模量大的分布在内层

随堂测验3

1、单选题:
为了减少混合棉成分的波动,混合棉中,最大混合比例一般为(    )​
选项:
A: 10%左右
B: 20%左右
C: 25%左右
D: 35%左右
答案: 【 20%左右

2、单选题:
配棉时,混合棉中的混合队数一般为(     )‍
选项:
A: 3~5队
B: 5~9队
C: 10~15队 
D: 15队以上
答案: 【 5~9队

3、单选题:
股线配棉的要求与同特单纱配棉的要求相比,一般(     )‏
选项:
A: 股线的要求高于单纱的要求
B: 股线的要求低于单纱的要求
C: 两者相同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答案: 【 股线的要求低于单纱的要求

4、单选题:
混纺纱的混纺比是指  (    )‎
选项:
A: 干重时的混纺比
B: 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C: 实际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D: 标准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答案: 【 干重时的混纺比

1.2 普梳环锭纺纱——开清棉工艺设计

随堂测验1

1、单选题:
决定豪猪开棉机的豪猪打手与给棉罗拉之间隔距的主要因素是(    )‏
选项:
A: 纤维长度 
B: 纤维线密度
C: 棉层厚度 
D: 其它
答案: 【 纤维长度 

2、单选题:
开清棉工序中打手和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规律是(     )‍
选项:
A: 逐渐放大
B: 逐渐缩小v
C: 大→小→大
D: 小→大→小
答案: 【 大→小→大

3、单选题:
与加工棉纤维相比,加工化纤时,开清棉工序打手和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是(    )‎
选项:
A: 提高打手转速,减小尘棒之间的隔距
B: 降低打手转速,增大尘棒之间的隔距
C: 降低打手转速,减小尘棒之间的隔距
D: 提高打手转速,增大尘棒之间的隔距
答案: 【 提高打手转速,增大尘棒之间的隔距

随堂测验2

1、多选题:
‏影响抓棉机开松作用的主要工艺参数有哪些?(  )‎
‏‎
选项:
A: 锯齿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
B: 抓棉打手的转速
C: 抓棉小车间歇下降的距离
D: 抓棉小车的运行速度
答案: 【

剩余75%内容付费后可查看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