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2单元的单元测

第01--2单元的单元测(上)

1、单选题:
视听教育理论中的“经验之塔”理论是哪位教育家提出来的?
选项:
A: 霍本 (Charlers Fhoban)
B: 伟伯(Joseph J Weber)
C: 爱德加·戴尔(Edgar Dale)
D: 拉斯韦尔(H.D.Lasswell)
答案: 【 爱德加·戴尔(Edgar Dale)

2、单选题:
依据斯金纳程序教学法中的( )原则,老师要把学习内容分割成细小的单元,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选项:
A: 低错误率原则
B: 自定步调原则
C: 积极反应原则
D: 小步子原则
答案: 【 小步子原则

3、单选题:
依据斯金纳程序教学法中的( )原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给学生反馈,特别是积极的反馈。
选项:
A: 及时反馈原则
B: 积极反应原则
C: 小步子原则
D: 低错误率原则
答案: 【 及时反馈原则

4、单选题:
根据斯金纳程序教学的( )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要让学生对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有所反应。
选项:
A: 低错误率原则
B: 自定步调原则
C: 积极反应原则
D: 小步子原则
答案: 【 积极反应原则

5、单选题:
早期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来开展心理学的研究
选项:
A: 华生
B: 桑代克
C: 斯金纳
D: 巴普洛夫
答案: 【 华生

6、多选题:
下列哪些理论属于学与教的基本理论?
选项:
A: 教育传播理论
B: 视听教学理论
C: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 【 教育传播理论;
视听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7、多选题:
“经验之塔” 将人们获得的经验分为哪三大类?
选项:
A: 做的经验
B: 观察的经验
C: 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
D: 抽象的经验
答案: 【 做的经验;
观察的经验;
抽象的经验

8、多选题:
下列关于行为主义学习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从而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
B: 学习的起因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
C: 个体行为是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
D: 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创设好外部刺激,尽可能的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的行为。
答案: 【 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从而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
学习的起因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
个体行为是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
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创设好外部刺激,尽可能的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的行为。

9、多选题:
下列关于认知主义学习观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教师的任务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包括: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原有的认知结构等)来设计教学,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加工。
B: 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C: 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界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
D: 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创设好外部刺激,尽可能的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的行为。
答案: 【 教师的任务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包括: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原有的认知结构等)来设计教学,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加工。;
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界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

10、多选题: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选项:
A: 布鲁纳
B: 斯金纳
C: 加涅
D: 巴浦洛夫
答案: 【 布鲁纳;
加涅

11、判断题:
教学媒体不仅方便和丰富了教学信息的传递,而且还提供了改变教学方式的可能,转变着人们的教育理念。
选项: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正确

12、判断题:
“经验之塔”理论认为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但教学又不能止于具体经验,必须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而且位于塔腰部的“观察的经验”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塔腰部的“观察的经验”。
选项: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正确

13、判断题:
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是要有机体先有反应,后给刺激对有机体合适的行为进行强化
选项: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错误

14、判断题:
斯金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指机体在某种情境中自发做出的某种行为由于得到了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某种情境中发生的概率。
选项: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正确

15、判断题:
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主要区别在于刺激和反应出现的顺序不一样:经典条件反射学说是先刺激后反应;而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是先有反应后给刺激。
选项: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正确

16、填空题:
与拉斯韦尔的“5W”模型相比,香农-韦弗模型主要是添加了信道的干扰因素和 ( )系统。
答案: 【 反馈

17、填空题:
依据教育传播的( )原理,教师与学生必须把沟通建立在双方共同经验范围内,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播。
答案: 【 共同经验

18、填空题:
依据教育传播的( )原理,教师应以自己的言行树立为学生认可的形象与权威,同时也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能取得较好的教育传播效果。
答案: 【 信息来源

19、填空题:
认知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 )提出了九段教学法。
答案: 【 加涅

20、填空题: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提出了程序教学法。
答案: 【 斯金纳

第03单元的单元测

第03单元的单元测

1、单选题:
分析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存在可以用来对新观念起固定、吸收作用的观念。 这是在分析认知结构的( )?
选项:
A: 可用性
B: 可分辨性
C: 稳固性
D: 关联性
答案: 【 可用性

2、单选题:
在用ABCD法陈述学习目标时,有些部分是可以省略的,但是哪个部分不能省略? ( )
选项:
A: 教学对象(Audience)
B: 行为(Behavior)
C: 条件(Conditions)
D: 程度(Degree)
答案: 【 行为(Behavior)

3、单选题:
在ASSURE模式中,“A”是指分析学习者。在分析学习者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 )?
选项:
A: 一般特征
B: 入门能力
C: 学习风格
D: 年龄
答案: 【 入门能力

4、单选题:
在ASSURE模式中,下列哪项活动是在明确教学的起点( )?
选项:
A: 陈述教学目标
B: 评价与修正
C: 选择教学方法、媒体和材料
D: 分析学习者
答案: 【 分析学习者

5、多选题:
三维教学目标的描述应该包括哪几部分?( )
选项: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 科学探究
答案: 【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多选题:
研究者们发现:学生的入门能力对他们如何学、学什么的影响最大,超过了其他学习者特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学习者入门能力包括:( )。
选项:
A: 知识基础
B: 认知能力
C: 认知结构变量
D: 学习风格
答案: 【 知识基础;
认知能力;
认知结构变量

7、多选题:
运用ABCD法陈述教学目标时,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陈述应该包含哪几个方面?( )
选项:
A: 教学对象(Audience)
B: 行为(Behavior)
C: 条件(Conditions)
D: 程度(Degree)
答案: 【 教学对象(Audience);
行为(Behavior);
条件(Conditions);
程度(Degree)

8、多选题: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对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进行了阐述?
选项:
A: 科学知识目标
B: 科学探究目标
C: 科学态度目标
D: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答案: 【 科学知识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科学态度目标;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9、多选题:
选择教学媒体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
选项:
A: 学习者特征
B: 教学组织形式
C: 教学媒体本身的质量
D: 是否提供了学习者参与的机会
答案: 【 学习者特征;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媒体本身的质量;
是否提供了学习者参与的机会

10、多选题:
分析学习者主要是分析学习者的哪些特征? ( )
选项:
A: 一般特征
B: 入门能力
C: 学习风格
D: 真实性任务
答案: 【 一般特征;
入门能力;
学习风格

11、判断题:
学生的入门能力对他们如何学、学什么的影响最大,超过了其他学习者特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选项: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正确

12、判断题:
如果原有观念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则这种“原有观念”是比较稳固的。
选项: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正确

13、判断题:
确定原有认知结构是否具有“稳固性”就是要确定在当前所学的新观念与原有观念之间是否存在类属关系、总括关系或并列组合关系这3种关系中的某一种关系。
选项: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错误

14、判断题:
一般说来,若能找到和新观念具有类属关系或总括关系的原有观念,那么,这种原有观念通常对于绝大多数的学习者都是比较稳定而牢固的。
选项: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正确

15、判断题:
教学目标就是老师要在课堂上教授什么内容。
选项: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错误

16、判断题:
教学目标就是描述学生如何获得知识与技能。
选项: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错误

17、判断题:
教学目标的描述要反映真实世界的需要。例如,对外科医生,真实世界是需要他能漂亮地完成一个阑尾手术,而不是希望他答对几道阑尾手术的选择题。
选项: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正确

18、判断题:
陈述教学目标时,行为动词应该是可观察可测量的。
选项: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正确

19、判断题:
有效的教学需要让学习者有机会练习他们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要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让学生了解自己努力的成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选项: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正确

20、判断题:
有效的教学需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包括:让学习者有机会练习他们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要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让学生了解自己努力的成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等。
选项: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正确

21、填空题:
布鲁姆将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分为6个等级,分别是:记忆、( )、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答案: 【 理解

22、填空题:
ASSURE模式是一个在( )环境下,帮助教师系统周密地设计和实施教学的指南。
答案: 【 教室

23、填空题:
动机是决定人们选择做什么的( )。
答案: 【 内部心理状态

24、填空题:
陈述教学目标时,行为主体应该是( )。
答案: 【 学生

25、填空题:
对学生的评价,是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评估任务的时候,要从( )出发,引导学生表现出教学目标中描述的行为。
答案: 【 教学目标

26、填空题:
ASSURE模式是一个在教室环境下,帮助教师系统周密地设计和实施教学的( )。
答案: 【 指南

第04单元的单元测

第04单元的单元测

1、单选题:
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呈现一个待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研讨,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
选项:
A: 支架式教学法
B: 发现式教学法
C: 抛锚式教学法
D: 随机浸入式教学法
答案: 【 发现式教学法

2、单选题:
前苏联心理学家( )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选项:
A: 第斯多惠
B: 皮亚杰
C: 维果斯基
D: 罗杰斯
答案: 【 维果斯基

3、单选题: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 )。
选项:
A: 同化
B: 顺应
C: 最近发展区
D: 反馈
答案: 【 最近发展区

4、单选题:
认知弹性理论是下列哪种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
选项:
A: 发现式教学法
B: 随机进入式教学法
C: 抛锚式教学法
D: 支架式教学法
答案: 【 随机进入式教学法

5、单选题:
支架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 )?
选项:
A: 认知弹性理论
B: 最近发展区理论
C: 系统科学理论
D: 程序教学理论
答案: 【 最近发展区理论

6、单选题: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下列哪种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
选项:
A: 发现式教学法
B: 抛锚式教学法
C: 支架式教学法
D: 随机进入式教学法
答案: 【 支架式教学法

7、多选题: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 )
选项:
A: 学会认知
B: 学会做事
C: 学会合作
D: 学会生存
答案: 【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合作;
学会生存

8、多选题:
发现式教学法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一些思想。下列哪些是第斯多惠的思想?( )
选项:
A: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进而使自己的认知结构逐步形成并发展的。
B: 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分为两种过程:同化和顺应
C: 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D: 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答案: 【 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9、多选题:
支架在教学中的表现形式有( )?
选项:
A: 范例支架
B: 问题支架
C: 建议支架
D: 图表支架
答案: 【 范例支架;
问题支架;
建议支架;
图表支架

10、多选题:
下列关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 “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
B: “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才能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C: 通过双方的交谈,在交谈过程中,不是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

剩余75%内容付费后可查看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